我和“朋友”的变化
小时候,因为家教的严谨,我从幼稚园到小学都是一个安安静静的人,很少参加聚会,有的话也是在角落静静地一个人坐着,没有和别人讲话,就算有也只是借文具。而这时的我也因为没有朋友,下课的时候只要没事可做,就会拿出从家里带来的故事书解闷,这也是我妈妈规定我每日要读的功课,横竖都要看,倒不如就选在这些没事做的时候看。而这些故事书对我有好有坏,好的是这些故事书让我学会了不少词汇以及优美词句,使我在被老师委派去参加作文比赛的时候不会慌张失措;坏的是有时候我不想看这些书,回到家妈妈问起的时候又不免挨打,所以我对这些书可还算是又爱又恨。
可是由于我长期没说话,就算和别人对话也只是“嗯,啊,哦,随便”这些词,导致爸妈以为我是自闭儿,就趁着年尾大放假时把我送去舅舅家,希望他们家的热闹气氛可以改善我的状况。这样做的结果是有效的,因为在家没人和我说话,在学校我又因为安静时看起来很凶,所以很少人会主动找我说话,这些原因都是导致我很少说话的因素,而在舅舅家,表哥和表弟时常带我出去玩,舅母也会在放工回家后和我聊天,教我如何去与人交谈,这都对我以后有很大的影响。住在舅舅家的这段时期,我有好像住在度假屋的感觉,在那里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我想做的事情,想吃就吃、想玩就玩,这些都是我平时所向往的东西。
中学和小学的不同除了书包的大小(在此不是说你书包很大就是中学生,而是说你书包小就代表你是中学生,原因不明,还待各位去查证后告诉大家。),头发的造型,最大的不同就是你可以交到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这是真的,难道你会在小学的时候问你隔壁的同学你住哪里,那里的坏境美不美之类的问题吗?)。我还记得我中学第一个认识的同学是候玮杰,认识的情况大概就是他看我一个人拿着小本子涂鸦好像很孤单这样的,就跑过来和我说话,我这个人是很喜欢找人分享我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而他也正巧博学多才(我说他博学多才是有根据的,因为他在初一和华文老师互看不顺眼,所以只要有关华文的东西他都不会去做,测验考试也不曾及格过,可是年尾总平均却有七十多分,这肯定是他个人实力太过于让人羡慕了。)所以我们两个人就臭味相投,下课时都走在一起,简直就像连体婴一样。我很重视朋友,只要朋友有什么事情我都会尽量做到,可是世界上就是会有一批人,只要你能给他好处(所谓好处就是你可以借他任何他所没有的东西
),这些人打击你对朋友这个名词的信心,让你怀疑朋友真的是每天和你借钱,借文具(还是借了不会还还要你猛然想起去和他拿,他才会慢吞吞地从书包里翻找出来还你的那种!)的那种人。中学有很多这种人,所以希望各位家长做好心理准备才把孩子送进来,不要发现孩子的文具怎么一直不见或者很快用完的时候,才来找老师投诉。
中学教我很多东西,单单是朋友这一项就令我数不清了。在网络上,时常会看到有同学在部落格、社交网站,之类的地方大骂朋友,大部分大骂的原因都是因为朋友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虽然我不会这样做,但是我觉得为什么你称他为“朋友”你还会这样在大众面前骂自己的朋友,难道你所谓的朋友是让你拿来骂的吗?上面也有说到有一类的朋友是为了利益才接近你的,但是我要在这里补充,中学的利益还包括了借书,借体育衣,借任何你所能想象到的东西!这样的朋友还能算是朋友吗?朋友不是拥有同样爱好,同样兴趣的一群人吗?到底从小学升到中学这段过程中,“朋友”这个名词受到了什么刺激导致它变得那么令人陌生?就算是老师在定义这个词的时候,有时我也会愣一下,心里也会有“啊?这样也叫朋友哦?”的感觉。
举个例子。
老师:“为什么你和你隔壁的朋友会在数学节那么吵?”
“……”我无言以对。
坐在我隔壁的未必是我的朋友啊,我和她从上学到放学的对话可能用10个手指头都能数得出来啊。
在我的生活中,我也碰过看我傻要骗我钱的人,当时也傻傻地以为他真的是为了我好的“好朋友”所以就相信他,结果到最后才发现,我也没有去找他要回那笔钱,原因也不是因为我有钱,而是花这笔钱让我记住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信任的。我的生活圈子很小,除了学校以外就是距离我家有500米远的篮球场了,我在那里也有很多朋友,而我也是在那里发现男生不一定要认识才可以聊天,只要踏进球场来场三对三,不论谁输谁赢都变成不认识的朋友。相信很多男生都是因为篮球而结识,我更是看过原本是两个互相看不顺眼的人,经过几场球赛后,反倒惺惺相惜了起来,到最后两人言归于好。在那里,我发现了交朋友还需要一种感觉,那种感觉就是你在他身边你可以毫不顾虑地做自己,在那里我都会不自觉地放松,也不怕说错什么话而惹火了谁,在那里粗口是通用语言,但我却不觉得刺耳,反倒是学校那些“朋友”的话中话时常会让我受伤。有时候,我觉得有些朋友没了就没了吧,其实也没什么可惜的,如果他真的是你的朋友,就不会那么容易地离你而去。
“朋友不是玻璃做的,有许多人总是把朋友当做玻璃,小心翼翼的怕碰坏了。有时候,明明对朋友很不满,却不敢表达出来,害怕一旦表达不满,就会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冲突,就会伤害感情;一旦伤害感情,就失去这个朋友。真正的朋友不是玻璃做的,如果朋友真的像玻璃一样不许你碰,这样的朋友破了就破了吧。”这是我刚刚从微博上看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段落。当你和你的朋友相处久了,两个人都觉得对方有些习惯是你所不能忍受但是又碍于是好朋友的份上不好意思说出口,而时间久了,两个人觉得彼此之间的友谊应该可以承受这次坦白的打击,或者说双方都觉得你们具备了“大吵一架”的基础,那么就说吧,只有两个人把闷在心里的话说出来让对方更了解你,这样两个人才会更要好不是吗?
我曾看过两个很要好的女生朋友,其中一位变成了朋友的女朋友,每当两人要在下课时间说一些亲密话的时候,女方那位不识象的朋友就会走过来说要女生陪她下食堂买点心或者是陪她去厕所,女生也因为顾虑到她的朋友因为自己恋爱了而失去每天下课都一定会陪她度过下课时间的朋友,搞到她好像很孤单,所以就和她一起去度过其余的下课时间,留下我朋友在原地望着她们的背影远去。有第一次一定会有第二次,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下去,我朋友终于忍受不了那种在原地看着原本应该陪在自己身旁的人和她的朋友走出课室,所以就忍痛分手了。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作为女生的朋友,一定要“醒目”一点,看着自己的好朋友有了男友,你要嘛就祝福他们,要嘛就找个比那男生更好的男生做你的男友,无声地向你的好朋友说“看!我不是没有能力,我只是不想让你羡慕罢了。”。也曾经在网络上看过一张分析图,图是画女生的友谊和男生的友情有什么差别。
女生的友谊是:女生A:“啊!对不起哦,我打翻了你的便当。”
而这时她心里是在说:“我就是故意的,哼!谁让你上次美术节不借我铅笔。活该!”
女生B:“噢,没关系啦,擦干就好了。”
她心里的话是:“下次我找我姐妹玩死你!”
我这样说大部分女生一定生气说她们哪里有这样,会这样做的都是男生,因为商场上耍心机的都是男生。我不置与否,在社会大学里要生存的话,不耍点心机怎么行呢?但是我现在说的是中学的时候啊,当男生在讨论电玩游戏的时候,就会有女生插进来想旁听,这时男生们不免会有几个分心,到后来就干脆带着女生去旁边好好地给她教育一番了。女生是真的想听电玩的东西还是只是因为这样会和男生比较好方便以后书包太重的时候可以叫男生帮忙拿一点书回家?这点就见仁见智了。
这样看下来,好像觉得我因为本人是男生就写了很多男生的好话,而对女生很不公平。其实我也有看过女生和男生只是单纯的好朋友,就好到像男生和男生一般,但是这种类型的女生很难找就对了啦哎哟!
——————————————————
上面是我为了参加文学创作所写的3000字文章啦
而本人最不会的就是取标题名了 所以如果你有看到这篇 然后你又觉得里面的东西应该不像我所写的那样 欢迎提出评论.
但是请在blog里提出评论啊 方便看嘛哈哈